close

基礎體溫的週期觀察法~

我個人是真的滿推薦的,而且我也教了我自己的妹妹們和周邊需要的朋友們 XD

當然囉~ 也不一定要用在備孕計畫拉!! 

就如同女性私身體 這本書提到的 (超級推薦這本書XD)

基礎體溫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況、想懷孕的、想避孕的、為何月經延遲、更年期的到來....等等。反正好處多多拉! 我個人是把它當作一種習慣,每天早上醒來未下床就自動拿起旁邊的體溫計放口中測量。

千萬不要給自己壓力,就算今天因為半夜起床上廁所拉~或者 失眠拉~睡過頭拉~ 而沒量到當天的體溫而感覺到壓力大,這樣反而會睡不好,若真的沒量到當天的體溫就算了。就好比是吃飯一樣,今天少吃一餐也不會怎樣阿,是唄    


好啦~ 咱們開始正式進入今日的主題 「我的基礎體溫-實戰經驗分享 」

( 突然間覺得好像是重點中的重點大放送的fu ) XD

其實也沒錯拉 XD, 畢竟量測基礎體溫也有四年多的經驗值了, 可以算是老手了 ..........ㄜ........這該驕傲嗎?.... XD

晴晴當時也是用 排卵試紙 + 基礎體溫 而懷上的,只可惜有緣無份拉~~ 

奉勸各位有計畫懷孕的姊妹們,葉酸在未懷孕前半年就要開始吃了,千萬不要等到懷孕了才開始吃,真的會來不及補充 (高齡計畫懷孕更需注意)

沒記錯的話~剛懷晴時是34歲,當時也算是高齡產婦 =口=

所以我現在每天都認真的在吃葉酸,完全不敢偷懶 XD


本篇圖文資料是個人的經驗及記錄,若未經同意,請勿任意轉載,感謝您!


 

主題正式開始

首先要先簡單講一下 女性私身體 這本書中提到的 基礎體溫記錄方式,因為我是參考書中的紀錄方式作登記,所以要先稍微交代一下,要不然大家一定看不懂我在記錄啥米。

書中提到:

1. 月經結束後,每天記錄體溫時,特別注意之前六天的最高體溫。
 ◆ ( 下圖中六個藍色圓圈中最高溫度約落在 D15: 36.35度 )

2. 找出體溫升高的第一天,升高的溫度至少要比之前六天的最高溫高出攝氏  0.1 度。
  ( 下圖中標示 紅色虛線 )

3. 再回頭標示出體溫升高前,最後六天的體溫。
 ◆  ( 下圖中標示 淡藍色圓圈 )

4. 在體溫升高前的最後六天中,找出溫度最高的那天,在他上方畫一格(攝氏為0.05度)處,劃一條水平的分隔線。(注意,這和月經期間所呈現的高溫無關。月經期間出現高溫並不稀奇,這是上個週期黃體素殘留的影響,其他的不正常高溫可不理會,可採用拇指原則略為忽略)
 ◆  ( 下圖中標示 黃色虛線 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※ 自己額外標示的說明:

◆ 藍色虛線 :我期望的高溫度數可以達到這條線之上 (以黃色虛線值+0.30度)

◆ T< 或 T= :代表排卵試紙檢測的結果

◆ 紅色愛心 :當然就是.......   這不用再解釋了唄 XD

◆ 月經期間的紀錄:(*) 代表護墊 / * 代表少量 / ** 代表 一般 / *** 代表量多

  基礎體溫01-sample.JPG

看完上面這張基礎體溫範例圖,可以清楚知道:

1. 本次月經總天數:共29天。
2. 排卵試紙檢測到 T=C時是落在 週期第15天 (以D15簡寫)。
3. 由 T=C (D15) 再轉成 T<C 後的第3天明顯超過紅色虛線,代表進入高溫期第一天 (D18)。
4. 承上,因此可大膽推測 D17 是本週期的排卵日。
5. 低溫期:D1 ~ D17,共計 17天
6. 高溫期 或稱 黃體期(D18~D29) :共計有 12天

接下來就是進階版囉! 也是我最主要觀察的重點:

■ 低溫期間

  - 接近排卵期的那一禮拜的溫度是否穩定? ( 若高低起伏太大也不是好現象 = =)
  - 周期第幾天會驗到 T=C (若超過D22天尚未驗到的話,這周期有八成的可能性是無排卵周期.....= =)

■ 高溫期間

  - 高溫初期是否有緩慢升溫的狀況? ( 我的期望是進入高溫期的三天內能夠明顯升溫,當然啦! 若能在排卵日後的隔天能立刻大幅度的升溫,我就會 代表是好的開始 )
  - 高溫中期是否有突然崩盤的狀況? ( 網路上查,有人說是 M字型的曲線)
  - 高溫末期是否有逐步降溫狀況?
  - 高溫期間的天數是否正常?
  - 高溫期間的溫度是否穩定?


在女性私身體這本書內提到相關的描述有:

1. 基礎體溫是用來確認 排卵與否 判定 黃體期(高溫期)長度 的工具,對於預測排卵並沒有效。(所以上一篇文章我才會提到,我是採用 排卵試紙 來預估排卵日 ),上一篇的連結網址 → 何時會再回來呢? Miss you~

2. 若在月經來潮前 1~2 天,體溫已降到分隔線下方,請把這兩天也算進黃體期內。

3. 若體溫再受孕高峰日之後兩天都還在上下變化,無法保持高溫狀態,這表示你的身體對排卵後黃體素所造成的高溫反應較慢。在此情況下,把高峰日之後的第二天當作黃體期的第一天會比較準確,不須等到體溫明顯升高。

4. 黃體期長度一般約 12 ~ 16天。若發生以下三種狀況,即表示卵巢可能異常 (黃體功能不足):

(1) 黃體期太短,表示受精卵還沒來的及著床,子宮內膜就開始崩落,變成月經。透過週期紀錄很容易察覺這個問題 (一般認為少於10天就屬於嚴重情況,10-11天算是危險邊緣)。
(2) 黃體期長度正常,但黃體素分泌不足,無法製造理想的子宮環境,供受精卵著床。
(3) 黃體期長度正常,但排卵後約一星期,黃體素濃度卻大幅下降,造成月經前少量出血。同樣地,黃體素分泌不足,無法製造理想的子宮環境,供受精卵著床。

5. 黃體期長度若超過18天,表示有可能懷孕;若超過21天以上則確定懷孕。若有再記錄體溫的人,會比較明確知道自己的黃體期是幾天,黃體期比較不會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,一般誤差值最多1 - 2天


再來,就是關於基礎體溫紀錄時,我發生過的狀況:

1.  睡眠至少要超過 4~6小時以上,量測出來的基礎體溫才有參考意義,但難免會遇到失眠拉、半夜起床上廁所等等的狀況。而我的作法是..... 若是整夜失眠、或睡眠品質不好,我就會放棄當次的量測;若是半夜起床上廁所、通常的狀況下,在未下床前我會先量一次體溫,然後上完廁所再滾回去睡覺,等到早上起床固定量測的時間時再量一次。這時會有兩種狀況,一種狀況是 半夜起床量的溫度和早上固定時間量的溫度差不多,我就會挑一個喜歡的溫度記錄,或者抓平均溫度;而另一種狀況是 溫度差很多,例如:半夜量 36.41,早上固定時間量是 36.67,這樣就有點尷尬了 ~""~ 尤其又是在非常關鍵的時候 (ex 接近排卵日) ,一般我的紀錄方式是,我會先看哪一個睡眠時間比較久或睡比較好,就以那個為準,不過大部分我還是會以半夜量的那次為主,後面量的為輔,並在基礎體溫表內紀錄這兩次量測的時間及溫度(參考用)

2. 提早起床、或睡比較晚的情況時,通常誤差一小時內我都算正常紀錄,但若超過一小時以上時我就會依照過去的實務經驗來判斷(所以資料量的累積滿重要的),假設溫度真的差滿多的狀況下,一般我的作法是,例如 都是固定早上六點量體溫,可是四點多就醒了,那我就會把當時量的溫度再加 0.05;反之若是八九點才醒,我就會把量測到的溫度再減 0.05,以此類推。


以上講了這麼多,我覺得基礎體溫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了解自己當前的生理狀況,例如:目前是處於 排卵前的低溫期拉、排卵後的高溫期拉、又或者 月經遲來時,到底是因為排卵日延後而造成週期變長呢? 還是 高溫期超過原本該有的天數而真的懷孕中獎了。若想避孕的姊妹們,當然就是要避免在排卵日前後辦事。每個人的生理週期不同,每次周期的排卵日也不一定都是固定在同一天,所以若單靠計算公式 (都以高溫黃體期 14天來計算) 來預測排卵日真的不太準,以我的話就真的非常不準拉!=口= !!我自己的高溫期約 11~13天,排卵日約在 D15~D22 都有可能,總周期天數約 29 ~ 33 左右。所以若不靠基礎體溫+排卵試紙,只單靠計算公式真的不適合我!

每次我跟我妹妹們討論生理周期時,我們的講法都不是現在第幾天,而是我現在是低溫第X天,或高溫第X天。還有一次也很好笑,我妹跟我說他的週期已經40幾天了MC還沒來,我就說該不會是............中了  
然後他回我: 屁拉! 都還在低溫,根本就沒升上高溫 XD...哈哈哈哈哈哈.... (那段時間他可能是太晚睡造成生理失調吧) 

arrow
arrow

    麻麻 N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