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喝想孕滴雞精讓我的基礎體溫開得很漂亮,尤其是剛邁入高溫期的升幅非常明顯。
但我始終覺得我的經血量少,這可能也代表著內膜薄的狀況。嚴格說,我覺得我的經血量只有一天的正常量,其他四至五天大部分都是用護墊的量 = =
所以我打算採用中醫調理看看,看能不能增加經血量。
中醫調理前我先跑了一趟附近的婦產科,在這個週期內除了葉酸有吃外,其他保健食品 ex 肌醇、大豆異黃酮、滴雞精......等等,都沒吃。
想了解一下,什麼都沒吃的情況下,內膜和濾泡的狀況。
本篇圖文資料是個人的經驗及記錄,若未經同意,請勿任意轉載,感謝您!
下圖是中醫調理前的基礎體溫紀錄表:
1. 週期總天數:共29天
2. 週期第10天照卵泡,左右邊都偏小(醫生沒說尺寸),內膜 0.5
3. 週期第14天照卵泡,右邊無卵泡、左卵泡 1.9,內膜 0.7 (當時問醫生會不會太薄,醫生回說: 有及格 = =)
4. 排卵試紙檢測到 T=C 是 D16 和 D17。
5. 預估排卵日可能是在 D18 或 D19
6. 高溫期(黃體期) 僅只有 10 天 或 11天 (因排卵日不確定是哪一天)
天啊 ! 高溫期竟然低於 12天......
所以,我就決定周期結束後就去中醫診所報到了,中醫師把脈後表示我不是躁熱體質,也不是寒冷體質,算是比較偏向 肝鬱的問題
醫生有建議我可以喝玫瑰花茶,有疏肝解鬱的功效。
下面三張圖是中醫調理後的基礎體溫表
上圖是第一回合看中醫的基礎體溫圖:
1. 本次週期總天數:共31天
2. 排卵試紙驗到 T=C 是在 D16 和 D17
3. 由 T = C 再轉成 T<C 後的第2天明顯升溫(超過紅色虛線),大膽推測 D19已進入高溫期
4. 排卵日推估試在 D18
5. 高溫期(黃體期):共13天
上圖是第二回合看中醫的基礎體溫圖:
1. 本次週期總天數:共29天
2. 排卵試紙驗到 T=C 是在 D14 和 D15
3. 由 T = C 再轉成 T<C 後的第4天明顯升溫(超過紅色虛線),大膽推測 D19已進入高溫期
4. 排卵日推估試在 D18
5. 高溫期(黃體期):共11天
上圖是第三回合看中醫的基礎體溫圖:
1. 本次週期總天數:共30天
2. 排卵試紙驗到 T=C 是在 D15 和 D16
3. 由 T = C 再轉成 T<C 後的第4天明顯升溫(超過紅色虛線),大膽推測 D20已進入高溫期
4. 排卵日推估試在 D17, D18, D19 其中一天
5. 高溫期(黃體期):推測 11 ~ 13天 (因無法確定知道排卵日是哪一天)
中醫調理後的感覺
雖然一樣也是沒中獎拉~ 但認真說起來,只有第一回合的中醫調理看起來有比較好一點,至少高溫期有恢復 13天。
但第二回合和第三回合的基礎體溫就沒有那麼漂亮了,剛進入高溫期的升溫幅度也是慢慢的,也是拖了好幾天才緩慢升溫,
所以也是看不出來到底是在演哪種狀況 = = 一種狀況是卵子已經排出了,但因黃體功能較差,所以溫度沒那麼快反應出來;
又或者是 卵子真的比較晚才排出,高溫期變短。
再者,關於經血量的部分,這三回合的中醫調理也是跟之前差沒多少 ~""~